主办: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运行维护: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办公室
版权所有: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Copyright @ 2020http://www.lzcf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7004055号-1
—— 从毛泽东说“我也要向雷锋学习”说开去
一、雷锋是圣人吗?
五十年来,毛泽东主席当年给普通战士雷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几乎举国上下,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题词之后,毛主席又在多种场合多次讲过学雷锋,而且还说:“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锋学习。”这就颇令我们异常感动:一位世纪伟人,一位大国领袖,为什么竟向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折腰,竟表示自己也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被感动的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对雷锋的事迹、雷锋的精神境界再做更多更深的探寻和思考:雷锋到底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巧得很,笔者近来在读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写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的时候,读到一个“内圣外王”的词汇,顿有茅塞顿开之感。觉得,如果按冯友兰称赞“圣人是道德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衡量,雷锋完全就是一个圣人。尽管当谈论这个颇具敏感意味的话题时,会觉得有些唐突,因为按照传统观念来看,似乎这个称号只有古代那些被定论了的圣贤之士比如孔子等等才配得上。
而随着学雷锋活动的越来越深入,我们对雷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我们渐渐认识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只是雷锋精神风貌的一个方面,只是雷锋那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所蕴涵着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等等诸多方面的一个方面。
而且我们也感到,要想深知雷锋,就必须走进雷锋的心灵;而要走进雷锋的心灵,其最佳途径,就是读雷锋的日记和文章等。在读雷锋日记的过程中,我们又感受到,原来,写日记,则是雷锋“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总结自己思想进步的一种方式而已。他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1961年10月3日日记)“一个人只要他不存私心,时时刻刻考虑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服务,他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毛泽东著作选读》第32页书眉笔记)怎样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雷锋在他的日记和有些文章里较清楚地记述了他的做人之镜——白求恩对他的影响。他在《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报告中说:“我想,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为了改造思想,不断地提高共产主义觉悟。我学习了《纪念白求恩》那篇著作,给我的印象最深,到现在我一共学习了20多遍,看一遍有一遍的体会,有一遍的心得。毛主席热情地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我就按照毛主席这些话来鞭策自己,检查自己。……”雷锋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像白求恩同志那样,把自己的毕生和整个生命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1961年9月22日日记)“除了工作,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就是工作”的雷锋,最可贵之处,他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雷锋就是在其驾驶汽车为社会主义建设运输货物的岗位上,在当中小学校外辅导员的过程中,在帮丢火车票的大嫂买火车票、将节省下来的钱送给灾区人民、送给家有困难的战友等一系列不胜枚举的小事上,争做着毛主席所赞扬的白求恩那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雷锋的所作所为,又恰恰符合了冯友兰说的:“圣人并不需要为当圣人而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不可能施行神迹,也不需要去那样做。圣人所做的事无非就是寻常人所做的事,但是他对所做的事有高度的理解,这些事对他有一种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寻常人在蒙昧状态(佛家称之为“无明”)中做事,圣人则是在完全自觉(觉而又悟)的状态中做事。”“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分析起来,心灵纯洁、品格高尚的雷锋,真正是一个符合这个“内圣外王”标准的人,因为其道德的完美,而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领袖、灵魂首脑。
所以,毛主席当年题词之后,在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秘书林克事先草拟的词条时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所以,“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所以,自毛主席题词50年以来,全国上下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而且,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有一句提到了学雷锋的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而在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而全国各地的学雷锋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比如,2012年3月,由《光明日报》、《诗刊》以及抚顺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一场以旗帜鲜明的“雷锋——道德的丰碑”为主题的全国诗歌大赛,在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隆重举行,吸引了全国千余位诗歌爱好者,汇聚了两千余首诗歌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讴歌了雷锋精神对当代中国人的深远影响。
可见,雷锋,这座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这座圣人完美道德之丰碑,已经并将永远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二、毛泽东为什么也要学雷锋?
毛泽东主席当年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个已被全国人民讨论研究多年的宏大话题,具有很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我们在本文中所要讨论的只是另一个侧面,即:毛泽东本人为什么表示“我也要向雷锋学习”?
众所周知,毛主席当年在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在与秘书林克同志的谈话中,不仅讲了学习雷锋的意义,也讲到“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既讲了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其实,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里面,就包含了毛泽东他自己也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据可靠资料披露,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之前的1963年2月,毛主席仔细阅读了《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的雷锋事迹之后,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罗瑞卿就说过:“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锋学习。”
更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在题词发表两年之后,到了1965年8月30日,毛主席给庐山疗养院护士钟学坤所题的“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之中,又重提“学习雷锋”,足见雷锋在毛泽东心中之重!
在深入学雷锋的过程中,得知毛主席的另一句话,更促使我们对毛主席多次表示自己也要向雷锋学习的心底情怀有了较好的揣摹。哪句话呢?原来,1963年5月11日,毛主席在中央杭州会议上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看来此人是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的。”毛主席还进一步指出,“雷锋的日记中,有很多很好的辩证法的观点和语言……雷锋的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中来的!雷锋为群众办了那么多好事嘛!”
一个世纪伟人,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哲学家,毛泽东不仅表示要学习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夸赞雷锋“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有很多很好的辩证法的观点和语言……”!这就非同小可!
冯友兰先生也有过相当精彩的论断:“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
笔者认为,做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就最卓著者毛泽东,肯定看出了道德如此完美的雷锋,其思想基础,就是雷锋掌握了哲学这个武器和力量,也可以说“雷锋被哲学化了”。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当然,雷锋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尤其是读《矛盾论》《实践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获得的。这些,我们可以从雷锋写的日记和他读毛主席著作时所作的眉批笔记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比如:
“外因是条件,内因作决定,要想求进步,主观多努力。”(《矛盾论》〔单行本〕第5页书眉笔记)
“理论应该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指导行动。”(《实践论》〔单行本〕第13页书眉笔记)
“坚决听毛主席的话,满腔热忱地去参加各种实际斗争,不断提高自己,做好工作,为共产主义献出毕生精力。”(《实践论》〔单行本〕封二笔记)
再比如,雷锋在《毛泽东著作选读》第53页书眉笔记中写道:
“这篇文章好得很,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要继续深入反复地学习。
学习毛主席看问题两点论的观点;
学习毛主席实践的观点;……
我坚决永远学习毛主席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笔者认真查找了雷锋这篇眉批笔记所说的“好得很”,对他“启发很大”的文章,原来是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所作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最后的一章《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而这篇文章也正如毛泽东的其它文章一样,生动活泼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批驳了当时党内一些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时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批驳了党内一些同志对待群众运动的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等等,阐述了我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等,雷锋肯定是看懂了,看到心里去了,所以他就夸“好得很”!
就是因为雷锋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所以雷锋看待任何事物便充满了哲学意味,诸如“沙石与大厦”、“螺丝钉与大机器”、“有限与无限”等等辩证性思考,不胜枚举。
“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来说,他永远处于行动或将要行动之中。”懂哲学的雷锋,真的是把他所接受和理解的哲学,融入了自己的灵魂之中,且表于行动之中。对雷锋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他认识事物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他“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
确实如此啊!你看,1961年7月,来佳木斯作报告的雷锋,偶遇来佳木斯接新兵的赵明才。这两位曾因1960年一起参加沈阳军区工程兵政工会而相识的战友,重逢后继续探讨学习和进步,而当赵明才“把自己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告诉雷锋时,雷锋根据自己的体会,给赵明才出了不少好点子。“他告诉我要多学习《矛盾论》、《实践论》,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赵明才:《永做雷锋好战友》)
把哲学当作自己的行为规范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不会左右摇摆。所以,雷锋,无论是在当农民,还是当公务员,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解放军战士,他一贯都是先进,而且越来越自觉,越来越突出。
笔者认为,雷锋是一个被哲学化的完美的人。——这是毛泽东表示也要向雷锋学习的根本原因。
三、中西方哲学在哪里可以汇合?
或许有人会问:你论述的雷锋之所以成为道德完美的人,甚至成为圣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武装的结果,却又屡次三番地引证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所阐述的中国哲学的观点,引证中国圣人的标准,这不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吗?
笔者认为,雷锋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这样一个世界性典型范例,恰恰证明:在寻找客观事物(其中包括个体的人)发展规律的“分析综合方法”中,无论是侧重强调“综合”(也即所谓“合而不同”、“合而为一”)的中国哲学,还是侧重强调“分析”(也即所谓“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集大成者),它们在探寻怎样“使人得以成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上,终于统一起来了。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雷锋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作决定,要想求进步,主观多努力。”(《矛盾论》〔单行本〕第5页书眉笔记)所以,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省察自己而走向高尚的一生。一方面,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爱全国人民,爱全世界的穷苦大众。”(1961年8月6日的日记);另一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连吃块锅巴也要去向炊事员做检讨,并时时刻刻告诫自己:“雷锋呀,雷锋!我警告你牢记:千万不可以骄傲!”(1962年2月27日日记)因为雷锋总在用他掌握的哲学观点不留情地向自己的内心开战,所以,终于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终于成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一个内圣外王之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和冯友兰所总结的中国哲学竟是如此的一致。
冯友兰认为:人的境界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天然的“自然境界”,像小孩和原始人一样,对自己所做的事“并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第二等是“功利境界”,“全然不讲道德”,“为了自己的好处”,“也可以做一些于别人有益的事”;第三等是“道德境界”,“他行事为人是为义,而不是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第四等是“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也称之为“哲学境界”。“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境界’。”
如果按照这个“四等境界”来分析,笔者以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应该属于近乎“哲学境界”,至少居于“道德境界”和“哲学境界”之间,而且偏上。不是有的外国友人还说:雷锋说的话只有甘地、林肯这样的领袖人物才能说得出来吗?!这就无异于在说,连外国人也把雷锋当成了一个精神领袖,心灵领袖了。可见,雷锋确实是个具有全人类典范意义的人物。——从这个角度讲,雷锋已经超越了道德范畴,更超越了无产阶级道德的范畴,达到了冯友兰所说的“哲学境界”即“天地境界”。
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雷锋本来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道德楷模,他的政治倾向有着十分明显的无产阶级的烙印,怎么又成了全人类的道德典范呢?
对于这一点,哲学家冯友兰似乎早已准备好了答案:“既然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自然难以脱离政治。在中国哲学里,无论哪派哲学,其哲学思想必然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它们都以不同形式与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而马克思主义者向来旗帜鲜明地强调“作为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向来“认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在”,向来认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向来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雷锋的出现,也雄辩地证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是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绝对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所造就出的像白求恩、雷锋这样一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者,就是明证。
为了进一步阐明雷锋、白求恩的普世价值,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一位“开始对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事极不理解,甚至极为反感”的美国虔诚基督徒,在看了其朋友、一位赴美华人推荐给他的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英文版后,说:“我很震惊。如果你不告诉我这是毛写的,如果我把里面所有共产主义或意识形态字眼去掉,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朗读,我会以为我在聆听上帝宣讲。毛说的这些,和我曾经在教堂里听到过的几乎完全一样”;“……我突然心变得很开阔了,我觉得整个世界的门在朝我打开,共产主义和毛已经不再是我心里的障碍,我更了解了中国,我非常高兴,我可以拥抱这些,我想就可以拥抱一切。”
这足以证明,共产主义者具有普世意义。
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的复兴,乃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的观点又何其正确!
让像雷锋这样具有“道德境界”和“哲学境界”的炎黄子孙更多更多些吧!
让我们在深入开展的学习雷锋活动中,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也要像雷锋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学到手,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化哲学理论为德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形形色色的落后思想意识,人人成雷锋,人人做哲人,中华民族复兴之日至矣!共产主义近矣!(信息来源:中国文明网 邢德铭:国家二级作家,诗人,词作家;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副秘书长 2013年01月27日)(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