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院系 > 党政机构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四学生备战就业的冲刺法则

发布时间:2013-01-26 12:49 浏览次数:

    大四学生A:请问老师,第一轮面试的自我介绍应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会比较OK,因为通常都是非常传统地说,我是那间学校,担任过什么职务,之前做过什么东西,性格怎么样,这样子介绍OK吗?

    鲍老师:正如有些老师上课那样,为什么有些老师说话的方式让你觉得很有吸引力,让你能提起精神,而有些老师讲了半天就让你睡着了。那些讲的好的老师可能是他们的说话的方式、说话的独特性,说话表达的内容让你感到很好。自我介绍其实也是一样,按照你刚才的说话方式,太平凡,没有特点(模拟了一下自我介绍)。面试官已经听了很多这样的自我介绍,听到耳朵都起茧了,没有什么特点。所以自我介绍要提前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特点。反正不能太过于参考一本书的指导。我还是那句话吧,别人听太多了,要给别人一种新鲜感。

    大四学生A:那是主要针对那个职业里找这方面的亮点去介绍吗?

    鲍老师:肯定是针对那个职业去介绍的,别人在短时间内听你的一些自我介绍,肯定是看的特点、你的能力是否适合这个职业。除了简单的自我信息外,你为什么要选这个职业,你是怎样考虑的,可以在自我介绍内稍微地提及。因为自我介绍是在2分钟以内的,所以它表达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把个人信息介绍完,但在表达方式上要有一些特点,给别人留下印象。

    大四学生B:请问老师,比如在投递简历时,没有通过网申,我可不可直接拿纸质版的简历到那间公司的人事部?

    鲍老师:这种做法并不太可取。不过他们的一些大企业都是有宣讲会的,你可以到现场的宣讲会直接把简历投给他们。

    大四学生B:但是如果他们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网申的才行了?

    鲍老师: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通过网申的方式进行。

    大四学生B:像维他奶,可以投简历去他的邮箱,那我可不可以同时投递我的求职信的相关资料过去?

    鲍老师:其实求职信没有多大意义,求职信就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啊,我有什么能力,我希望得到这份工作,如果我得到了我会怎么样做等信息,求职信没有很独特的内容的话就属于累赘。

    大四学生B:那直接投简历就行了?

    鲍老师:对,但在投简历邮件的正文里稍微写几句话。我的个人信息,我是那间学校、什么专业、我为什么要选这份工作、我有什么能力等具体的信息。

    大四学生B:我的简历是以正文的形式发过去还是以附件的形式提交过去?

    鲍老师:最好两个都有,因为怕附件打不开或者有病毒。

    大四学生C:有很多大企业都有网申系统,在填写的过程要注意什么问题,例如有一些讲到要有电脑技能等?

    鲍老师:其实网申是一个资格筛选,基本的资格筛选,更多的是硬性条件。比如说你的英语六级是否过了,你的绩点排名多少,是否在30%以内,如果不是基本淘汰了,有的网申还限制了专业,如果你的专业不对口,也直接淘汰掉了,这是关于关键词的。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你要认真思考,他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其实你可以好好研究宝洁八问,哪里的很多问题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任何面试上,包括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跟宝洁八问都是类似的。

    大四学生B:在准笔试的时候,要不要做一些考公的题目?

    鲍老师:主要看它是考什么,如果是考行测类的话,可以做,练练手。

    大四学生B:如果考的是专业知识怎么准备?

    鲍老师:一般考专业性的比较少,因为没有必要。他看了你的专业成绩,基本能判断的专业基础。像海天就考过专业题,但都是比较简单的。

    大四学生A:老师,我是比较怕找工作这一过程,或者说比较缺乏自信之类吧,那我应该怎样面对这一个过程比较好呢?

    鲍老师:比较怕找工作这一过程?

    大四学生A:对,超怕这过程,对我来说,我没有面对过的事情,自己是不敢去着手。只有经历过了,这个过程我能够应付了,这样我就有胆量去做。所以这个是我最困惑的,现在是网申通过了,到了面试阶段,我就开始害怕了,因为整一个事情我还没有经历过?

    鲍老师:你以前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子的?就是陌生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容易出手?

    大四学生A:就好像我现在在班里担任生活委员,如果有一些事情他安排下来的话,我首先把每一步要怎样做了解清楚之后,再去把它落实。我是这样完成工作的,不过对于找工作,我现在是处于应届阶段。虽然我在网上也了解了相关的信息,但心中还是很怕。

    鲍老师:那肯定,你学习到一些是别人给你写的,那些东西是别人的,你没有经历过。而且通常个人展示出来的东西不是靠你懂得的这个道理就能做出来的。所以这就是知道和行为输出是有差距的。对这种情况,你可以转换思维,之所以你会恐惧、担心,其实是因为你害怕结果不好、害怕失败。那如果你永远不去做,不去尝试、不去经历,那你就连一个失败的结果都没有。其实失败的结果更容易使你成长。所以你必须去经历,不要等待,等待成本更好。不要顾虑自己目前积累了什么,没有拥有多大的优势,要勇敢地去尝试做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得事。找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你要把找工作这个过程看得很重要,而不是它的结果。

    大四学生C:老师,请问考研的面试会不会是专业性很强的?

    鲍老师:那当然。因为面试的人都是专业的。

    大四学生C:考研面试的流程大概是怎样的?

    鲍老师:我觉得不同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有的要考现场的操作,有的以问答的形式。专业英语的考核都会有的。

    大四学生A:我现在在看一本人资的书,它说企业会提供比较好的福利来留住员工,如果进了小企业后,习惯了它工作的日常模式,那要到大企业找工作会不会比较难?

    鲍老师:这倒不是,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想往高处发展。发展需要积累经验,同时你想获得更高的职位。那你无论在小企业还是在大企业,如果你想获得更高的舞台,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大四学生A:那在大企业的话,他的能力提升度会比小企业发展好吗?

    鲍老师:这个问题很博弈,在大企业,它的培训会比较完善,竞争比较激烈。但在小企业,它的挑战性比较大,你可能会承担一个项目。如果你是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去小企业发展比较好。我觉得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个人的发展方向。

    大四学生B:现在都是一些大企业在招聘,大家都想去试试,实行海投的方式,你觉得海投这种方式可不可行?

    鲍老师:我最近准备发一篇博文,关于大四学生的就业误区,就很多学生的心态是,考研也试一下,考公务员也去还有大企业的校招也去试试。我觉得这种行为太盲目了,你不可能每个都去试,最终都有好的结果。如果都有好的结果,那老天也太不公平了,人家一个都搞不下来,你搞三个还能成功。所以我不主张海投。大学生还是把自我定位搞清楚。因为清晰后再采取相关的行动,这样比较科学合理。如果你经常海投,更糟糕的是自己受伤,因为你会面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打击。而且越来越没有信心。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势,自己潜力在哪方面。

    大四学生B:其实我挺怀疑自己选的方向是否适合我,比如说我选择了技术类,我的简历完全是为它量身定做,所以凭着我的简历,我是有可能进这间公司的,但是我本身的能力是否能胜任这个职位,我就不确定。

    鲍老师:其实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优势是不大自信,毕竟在大学四年过得太普通的人占多数。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很自信,如学生会主席对自己是很自信的,因为他很明确自己的优势,比如他就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他找工作都是很明确的。但如果越是不明确的,越有意义去改变,更要要敢于去尝试。(信息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作者:鲍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