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院系 > 党政机构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网瘾:心理健康的无形杀手

发布时间:2012-12-17 12:30 浏览次数:

【导读】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国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

网瘾现状堪忧

中国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北京为23.5%,位居云南之后排名全国第二。

沉溺网络苦果众多

网络成瘾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荒废学业,更重要的是引发一系列深层的社会问题,精神病、退学、自杀、犯罪……

沉迷网络的危害 

退学:退学大学生8成有网瘾

一份针对北京市4所正规高校的调查表明,一所招生规模在5000人左右的大学每年约有50人左右退学,其中80%的退学大学生都和网络成瘾有关,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沉湎网络导致旷课或者所“挂”科目过多。

精神病:少年迷恋电子游戏患精神病。

一位13岁少年迷恋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易怒厌世,甚至整夜不回家,最后被确诊患上精神病,这是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的一个真实故事。

犯罪:19名青年血洗网吧

只因网络游戏中一把虚拟的武器,双方在网上发生口角,继而冲突升级,19名青年手持各种凶器将对方所在的网吧“血洗”,5名无辜者被砍,3人重伤当场昏倒。

自杀:网络成瘾成大学生自杀诱因

网络游戏不仅是“电子海洛因”,是导致一些自制力差的大学生荒废学业的“罪魁祸首”,还是促发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自杀的一个诱因。

早孕:未婚妈妈向网友追讨抚育费

由于网恋一时冲动,不小心怀孕的卢燕(化名)瞒着男友刘伟(化名)生下了女儿,谁知男友对母女俩不闻不问。

网瘾:心理健康的无形杀手(图)   网络是柄“双刃剑”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当今世界带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新奇、时尚的同时,也承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怪诞、纷乱、诱惑、欺骗等负面影响。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网络成瘾。

在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的咨询诊室里,一位前来咨询的求助者讲述了自己痛苦的经历:半年前,他很偶然地与一位网友聊上了,很快就谈得热火朝天,没过多长时间,两人坠入“情网”,他觉得自己交上了一位“红颜知己”,很兴奋,每天聊天发信,一有时间就上网,一会儿不上网就气急烦躁,好似丢了魂一般。可悲的是,几个月后,“恋人”移情别恋,一下子失去联系,任凭他在网上如何祈求,都没有得到回音和任何解释。他像疯了一样每天挂在网上,上网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身心疲惫、郁闷孤独,到了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喜欢打网络游戏,目前在青少年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青少年自己到地方上买来游戏软件,安装到电脑上,一有闲暇时间,便上去玩两把,每到周末,有的青少年甚至杀得天昏地暗,忘了白天黑夜,不但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某同学小王,就喜欢到网吧玩格斗类游戏,在玩《拳皇》时,打到了最高级九级,成为武林顶尖高手。入伍后难戒网瘾,虚拟世界的“武功”,使他的精神发生了错乱,产生了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想法。幸好学校领导发现及时,做好了他的思想疏通工作,不然将产生严重后果。

      “网瘾”上身危害重重

网瘾已成为心理健康的无形杀手。前不久,笔者采访了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郭勇和主任护师刁利华。两位专家告诉笔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将临床上由于个体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称为网络心理障碍或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网瘾。成瘾的概念源自临床医学中的药物依赖(药物成瘾)现象,比如饮酒成瘾者是对酒精上瘾,吸烟成瘾者是对尼古丁上瘾等。在此基础上,行为科学提出了行为成瘾的概念,常见的有:赌博成瘾,计算机游戏成瘾等。网络成瘾就属于后一种。

作为个体,人为什么在网络面前会成瘾呢?两位专家的解释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虚拟社会中被强化,逐渐使人分不清现实的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产生了对网络的依赖,需求越来越强,最终成瘾。当然,个性特征差异、家庭因素、社交技巧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对网络使用者的影响和成瘾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关联。网络成瘾会带来哪些危害?专家指出,“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疼、焦虑症、抑郁症等,甚至可导致猝死。

      防治网瘾大家谈

如何防止上网成瘾?对已经上网成瘾者如何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两位专家说,网络成瘾并不是不可根治的,这需要成瘾者的意志,更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主动从行为上矫正,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就这一问题,笔者还采访了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和官兵。海军某试验区政治部主任戚广陆说:网络成瘾确实会给个人和单位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做到疏堵并举,既要采取措施帮助官兵利用好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对工作、训练、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引导官兵走出使用网络的误区,不要被网络所奴役。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学员七队教导员刘军说:青年官兵是网络成瘾的易发人群,作为基层带兵人,必须要把握这一特点,主动出击,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筑牢思想“防火墙”。一方面,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用高品位的、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吸引官兵,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从源头上堵住官兵上网成瘾的渠道,比如加强军内网络的管理、加强对外出人员的管理等等,同时,对已经有网瘾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有效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尽快戒除网瘾,使身心恢复到一个健康状态。

      你有网瘾吗?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网络成瘾呢?以下八个问题你不妨回答试试:

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

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

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

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都比原定时间要长?

上网是否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

你是否对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隐瞒了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

你是否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

如果对4个以上的问题做肯定回答,就与网络成瘾症不远了,如果对5个以上做肯定回答,实际上已经属于网络成瘾了。

      防治网瘾小贴士

如何防治网络成瘾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时间管理技术。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管理时间,帮助个体发展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取代消极的成瘾行为。具体做法是:(1)打乱个体惯常的网络使用时间表,适应一种新的时间模式,从而打破其上网的习惯。(2)运用闹钟等外部手段促使个体按照计划准时下网,逐步削减上网时间。

2.警示卡。为了帮助成瘾者将精力贯注在减轻和摆脱成瘾行为的目标上,可让成瘾者随身携带以及在电脑前设置警示卡,时时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

3.寻找支持群体。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兴趣小组,通过恢复、扩大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逐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家庭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家人应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的交流;通过与之外出度长假或帮助其培养新的爱好等措施,促进摆脱网瘾的进程。

5.行为契约法。具体做法是让成瘾者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制订行为契约,接受外界的监督。

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最主要的是认知矫正,认识到网络成瘾对自己心理和身体以及社会功能的损害,自身希望改变并从现在做起。(信息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