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院系 > 党政机构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武侠小说尚未出现大师

发布时间:2012-05-18 09:07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虽然对金庸小说依依不舍,我们不得不承认金庸的时代过去了。玄幻式武侠小说是电子时代的产物,如果将黄易的《寻秦记》等作品看做玄幻武侠小说的开始,至今也快20年了。近20年来,虽有精品,但还没出现金庸那样的大师和金庸小说那样的经典。玄幻式武侠小说能不能出现大师和经典尚不能定论,我们拭目以待。

  首届“凤凰杯”武侠文学大奖唯一的“金剑奖”颁给了黄易,我认为这是实至名归。曾经,我们为金庸之后中国武侠小说始终出不了经典感到焦虑,为金庸式武侠小说的正宗性进行辩护。但中国武侠小说的创作实践证明,金庸不再,中国武侠小说已进入了玄幻时代。

  玄幻式武侠小说开辟了新的文学境界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珠楼主创作的系列小说《蜀山剑侠传》为滥觞,玄幻式武侠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下武侠小说创作的主流,点燃这股创作之火的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寻秦记》等一系列小说的黄易。

  玄幻式武侠小说开辟了新的文学境界。在玄幻式武侠小说中,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日渐衰退,对个人欲望的表现渐成主导。金庸小说中的大侠一定是个君子,大侠的打造过程就是君子的形成过程。玄幻式武侠小说虽通常还是以正义战胜邪恶告终,但小说中人物的成长,通常遵循大侠变成了恶魔,再经高人的点拨回归善性这一模式。例如萧鼎《诛仙》中的张小凡。如此转换的目的,是让主人公(作者)有一次随心所欲地发泄欲望的机会,君子的行为总是要受到约束,恶魔则无所顾忌。

  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小说的情节在江山和江湖的联动中展开,玄幻式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就像影子般虚无缥缈,有时干脆以“有那么一个朝代”、“有那么一座山”作为小说的开头。金庸的武侠小说写的是非常人之道,但其人物还是在人间活动,玄幻式武侠小说写的是非凡人之道,其人物在修真世界、幽冥世界或意念世界中活动,如沧月的“鼎剑阁系列”。因此,玄幻式武侠小说摆脱了人间儒释道文化的束缚,进入了各种神魔文化、原始神秘文化、异域文化和作者主观想象的文化境界之中,小说的情节显得更为神秘、离奇。

  玄幻式武侠小说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为什么金庸式的武侠小说难以延续,玄幻式的武侠小说在当下大行其道呢?金庸小说无疑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座高峰,其深刻的文化、生动的人物、传奇的情节至今难以超越。既然金庸这座高山难以翻越,那就另辟蹊径绕道而行。这当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变化,玄幻式武侠小说是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金庸小说虽受到西方很多文学作品的影响,但总体上还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生发。玄幻式武侠小说则基本上是欧美流行文学的“中国武侠版”。英国作家托尔金的《指环王》、罗琳的《哈利波特》,美国作家林·卡特的《剑客柯南》(Conan)等都是近年来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的欧美流行小说。在表现方法上,这些作家都很推崇弗洛伊德的学术思想,幻觉等超自然现象构成了作家们的想象空间,幻想、暗示等成了作家们最喜欢运用的表现方式。正义和邪恶的对抗、民主与独裁的博弈、美好与丑恶的对比、善良与恶毒的彰显常常成为小说的主题;冒险的探宝人、邪恶的巫师、自私的商贩和冷血的科学家常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大漠、古墓、海底与极地常常成为演绎故事的最好环境。那种超越时空、超越历史的今古、人鬼爱情不断地被演绎,形成一种奇幻的“穿越传奇”。

  欧美流行小说打开了中国武侠作家的创作视角,延续欧美流行小说的思路,他们开始在中国历史、原始文化、民间传说中寻找创作资源,于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典籍、灵异故事、神怪传说被广泛汲取和自由发挥。中国本土的侠文化在欧美流行小说的影响下,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形态。这种写作状态又因网络得到强化,金庸的创作主要完成于纸媒时代,他一边写社评,一边写小说,这两种文体虽然不同,但正义性、道德性是其共同的价值标准。网络则是以娱乐为主的信息平台,满足个人欲望、掀起大众狂欢是网络写作的重要特征。玄幻式武侠小说成了最契合网络写作的一种文体。

  最适应当下普遍的阅读心态和方式

  怎样评价玄幻式武侠小说呢?应该说,它们既没有金庸小说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没有金庸小说美学的雅俗共赏。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最适应当下普遍的阅读心态和阅读方式。当下中国社会弥漫着消费主义的文化气氛,文学阅读是人们精神消费的一种渠道。在玄幻武侠小说中,读者可以随着主人公善恶的变换抒发欲望,可以随着情节的主观想象丰富生命,可以随着别样世界的构造品味人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相比之下,阅读金庸式的武侠小说实在是太沉重了。

  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使我们的阅读时间碎片化,屏阅读(以电脑和手机为媒介)成为了一种潮流。玄幻式武侠小说适合这样的阅读方式:一千字左右就有一个悬念,故事发展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快乐的噱头满篇皆是。快速阅读,轻轻放下,少有余味,却有想头。这样的小说成了那些整日为工作奔波、为生活拼命的年轻人的所爱。

  虽然对金庸小说依依不舍,我们不得不承认金庸的时代过去了。金庸小说属于纸媒时代,如果将1923年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看做纸媒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始,到金庸小说为止,它大概流行了60多年。玄幻式武侠小说是电子时代的产物,如果将黄易的《寻秦记》等作品看做玄幻武侠小说的开始,至今也快20年了。近20年来,虽有精品,但还没出现金庸那样的大师和金庸小说那样的经典。玄幻式武侠小说能不能出现大师和经典尚不能定论,我们拭目以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汤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