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运行维护: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办公室
版权所有: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Copyright @ 2020http://www.lzcf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7004055号-1
[书籍信息]
书名: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经济
书号: 978-7-300-21225-8
作者:贝多广 组编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定价: 42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贝多广、杨瑞龙、谢平、吴晓求、李焰……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经济学博士殚精竭虑,反思与前瞻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经济,探索与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改革方向。
本书的作者是一批目前活跃于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知名教授和学部委员,也包括政界和商界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30年间,他们深入参与了每一个思想进步的重要时点和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30年后他们再次聚首人民大学,聚集在母校“老博士论坛”这个平台,以“中国经济:反思与前瞻”为主题,对当前经济前沿问题畅所欲言。
强大的作者阵容:
魏杰,清华大学知名教授;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知名教授;
李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高培勇,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知名教授;
赵涛,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
周慕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谢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振亚,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JP Morgan Futures)董事;
贝多广,国民小微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经济学博士,改革开放30多年,他们深入参与了每一个思想进步的重要时点和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他们是见证者,是参与者,是建设者,是推动者。他们在出谋划策上殚精竭虑,他们在市场实践中身体力行。
组编:贝多广,现为国民小微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证券业协会战略与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汉青高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服务于投资银行领域,曾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一创摩根首席执行官。在这之前,先后在国家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内容为当前热点经济问题:
1.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问题。认为社会阶层的固化会带来社会活力的下降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使中国面临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讨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
2.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问题。研究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新特点、新变化;讨论了中国金融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前瞻了金融结构的演变方向,探讨了金融监管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3.发展小微金融、小额信贷。面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当前中国最具生命力的新金融领域之一,本书作者从学术角度进行了研究,从政策角度提出了殷切期望。
4.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撞击进而引发新的金融业态的出现,可能是未来若干年中国金融面临的现实。互联网金融对所有的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是一个混沌而不太知晓的世界。在本书中知名学者吴晓求对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涵、运行结构、理论基础、商业模式、风险特点、替代边界、监管标准等作了系统的梳理。
如何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活力下降以及社会矛盾激化,中国会因此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我国的金融结构已经远远落后于发展更快的经济结构,金融业改革方向何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有哪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在本书中,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知名人士各抒己见,他们凭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
[学人寄语]
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是就分配本身进行改革就能解决的。贫富差距只是整个制度体系衍生出来的一个结果。只有实施全面、整体的全方位改革,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解决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尚希在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下,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将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结构化功能将不断完善,金融将从大企业金融、富人金融向普惠型金融转型。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
中国正在形成多元化金融结构的进程中,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小微金融体系。这一体系无论对金融、经济还是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 国民小微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贝多广
[目录]
实录篇
中国经济的本土特征与理论的适用性 构建接地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杨瑞龙
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曹远征
土地制度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魏杰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经验与数理逻辑——黄泰岩
经济学研究的四大环节——金碚
实事求是,做好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李扬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收入不平等:历史、现实及未来政策选择——曾湘泉
由《21世纪资本论》看当前中国的分配问题——任若恩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21世纪资本论》——马庆泉
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赵涛
财政金融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中国金融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王国刚
金融监管背景下的金融创新——贝多广
重新认识财政——刘尚希
好的金融与好的社会——李焰
笔谈篇
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洪银兴
分配改革的主线: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关系——刘尚希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高培勇
宏观金融十字路口的若干思考——贝多广
中国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方向——周慕冰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吴晓求
互联网货币——谢平等
对科技与投资的思考——刘振亚
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着力点——方福前
处于成长期中段的中国经济及其六大趋势——杨杜
科学主义与人文转向:论中国经济学的当代建构——高德步
(来源:新华悦读)